Page 17 - 清流雙月刊 NO.43
P. 17

臺海安全躍升國際焦點




































             2015 年,安倍晉三內閣制定《和平安全法制整備法》,
             提出「存立危機事態」概念以及將「周邊事態」修改
             為「重要影響事態」,日本可行使集體自衛權,與美
             國同盟協防臺灣。



                 在美「中」對立日益激化、臺海兩岸
            關係持續緊繃之際,時任日本副首相麻生

            太郎在 2021 年 7 月 5 日的演講表明:如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於臺灣國策研究院的視訊演講後,在日華
                                                                 議員懇談會的年度大會上,與總統蔡英文進行視訊對談,再度
            果中共武力犯臺,日本可以依據《和平安                                   表態「臺灣有事」等同於「日本有事」的立場。(圖片來源:
            全法制整備法》,行使集體自衛權以協防                                   總統府 , photo by Wang Yu Ching,https://flic.kr/p/2na17Xc)
            臺灣。12 月 1 日,前首相安倍在臺灣國策
                                                                由於臺灣的地緣戰略價值,使得臺灣成為
            研究院的視訊演講中,進一步表示:「『臺
                                                                美「中」海權競逐的重要標的,掌握臺灣
            灣有事』,等同於『日本有事』,也可以
                                                                的一方即具有制約另一方的籌碼,雙方的
            是等同於『日美同盟』有事」,讓「臺灣
                                                                安全困境於焉形成。在中共強化對臺軍事
            有事等於日本有事」。其後,日本媒體引
                                                                威脅之際,美日同盟則積極對國際社會宣
            述日本政府官員的話報導,稱自衛隊與美
                                                                示「臺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以及在
            軍已經擬訂因應「臺灣有事」的共同作戰
                                                                日本西南離島建構防線以期嚇阻中共。日
            計畫草案。
                                                                本政要認知到,東海與臺海議題緊密連結,

                                                                中共武力犯臺之際,勢必同時攻占日本西
               結語
                                                                南離島。渠等拋出「臺灣有事等於日本有
                 對中共與美日同盟而言,臺海、東海、                              事」的認知,凸顯出臺日兩國脣亡齒寒的

            南海等三大議題具有連動性,關係到海上                                  關係,也形同向美國表明日本將與美國共
            交通線安全的海權競爭,則是其關鍵要素。                                 同防衛臺灣的決心。




                                                                                                  No.43 JAN. 2023  15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