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清流雙月刊 NO.51
P. 15
科技之島 站穩國際
「千人計畫」是中共招攬海外人才的計畫,
美國國情會指出其動機是「促進以合法和非
法方式,將美國的技術、智慧財產權和專有
技術轉移及輸送給中國」;前哈佛大學教授
Charles Lieber 隱瞞參與,作出虛假陳述並提交
虛假納稅申報,於 2021 年因「中國專案」被
定罪。(Source: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https://
www.justice.gov/opa/press-release/file/1239796/dl;
Kris Snibbe, https://w.wiki/9mub)
4 或 Fab 4),且加強友岸外包(Friend- 進口占比,亦由 1.8% 拉升到 2.8%;臺灣
*
shoring), 提升供應鏈韌性。此外,持 躍居美國第八大貿易夥伴,較 2017 年進步
續布局藍色太平洋夥伴(Partners in the 5 名(見下頁圖 1)。
Blue Pacific, PBP)、撒哈拉以南非洲,並
2023 年 6 月《美臺 21 世紀貿易倡議》
加入亞得里亞海─黑海─波羅的海的三海
(U.S.-Taiwan Initiative on 21st-Century
合作,以及攜手七大工業國集團(Group
Trade)第一階段達成,涉及貿易便捷化、
of Seven, G7)共同發布《重建更好世界》
服務業規章與中小企業,並將延伸到農業、
(Build Back Better World, B3W)倡議,
勞工權益、數位貿易、國營事業、非市場
計劃向開發中國家投入 40 兆美元,確保關
政策、標準對接與環境議題;在此之際,
鍵礦物供給。
中國大陸加速不可靠實體清單、出口管制、
數據出境與網路安全等科技相關領域的單
臺灣國際經貿布局的挑戰
邊立法,其中包含《阻斷外國法律與措施
美中科技貿易戰,解構行之多年的三 不當域外適用辦法》,即臺灣企業如因應
角貿易,臺灣對美出口占比由 2017 年的 美國出口管制而拒絕出貨,則中國大陸可
11.7%,攀升到 2023 年的 17.6%,也使在 逕行裁罰。臺廠為順應美國高水平的經貿
陸臺商相繼返臺。目前美國是臺灣第二大 條件,生產成本勢必墊高,而大陸的單邊
出口國,較 2017 年前進 1 位。美國自臺灣 立法,則可能讓臺商由左右逢源轉向腹背
受敵。(見下頁表 1)
* 為美國實施的一項外交及貿易政策,旨在要求企業撤離與美國有地緣政治衝突的國家,轉而優先與盟國或價值觀相近的國家發展貿易關
係,並建立彼此互助的供應鍊,也稱友岸合作。
No.51 MAY. 2024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