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清流雙月刊 NO.39
P. 40
MJIB
取代傳統耗時的人資部門面試。然而,純 進而應用於廣告行銷和線上商務;國家需
熟精準的 AI 欠缺彈性,會將有額外才能 要這些資料作為政策擬定時的參考,或與
或極具創意的求職者判定為資格不符,甚 人民互動交流意見,落實政策的風險溝通
至有些企業的 AI 篩選系統會將主管核可 和施政彈性。由於透過 AI 蒐集和分析大數
的應聘者從名單中移除,導致企業最終痛 據變得越來越頻繁,掌握這些數據資料的
失良才。 3 使用者便取得了不對稱的資訊優勢,一旦
用於犯罪,後果往往不堪設想。然而,對
AI 在應用上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對於數
這些數據取得或使用的嚴格規範會減緩 AI
據資料的取得和分析,這一部分與網路安
的發展,兩者間要如何平衡是各國正面臨
全密切相關,有越來越多的犯罪是在網路
的兩難困境。
上利用 AI 進行侵權和獲利。該如何因應,
讓 AI 的總體效益大於潛在損害的結果,
AI 對網路安全造成的威脅
是 AI 技術與應用普及化的同時,難以迴避
之挑戰。舉例來說,蒐集、分析和處理不 AI 對網路安全的影響大約從 2017 年
特定多數人的某些資料是應用 AI 的關鍵環 被各國正視, 美國的 FBI 甚至針對犯罪
4
節。企業需要這些資料來進行 AI 的培訓, 組織使用 AI 的問題召開過專門會議。由
透過 AI 蒐集和分析大數據變得越來越頻繁,掌握這些數據資料的使用者便取得了不對稱的資訊優勢,一旦用
於犯罪,後果往往不堪設想。
3 Sarah K. White, “AI in Hiring Might Do More Harm than Good,” CIO, (September 17, 2021), via at: https://www.cio.com/article/189212/ai-in-
hiring-might-do-more-harm-than-good.html
4 一篇非常具有參考價值的論文是:Alex Wilner, “Cybersecurity and Its Discontinuitie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Digital
Misinform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Vol. 73, No. 2 (June 2018): 308-316.
38 清流雙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