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清流雙月刊 NO.39
P. 49
西進停看聽
歸化後即視為本國人看待,中國大陸社會
更傾向把運動員當做奪牌的工具,能奪牌
即為其歡呼,不能奪牌則揮之即去。
這種將奪牌視為唯一評價依據的做法,
在本次北京冬奧體現無疑:奪得金牌的谷
愛凌,頓時成為最具知名度的運動員,而
原本預期有望奪牌但最後卻墊底的朱易,
則猶如過街老鼠般地遭到網民無情批評。
我國運動員可能成為吸收目標
中國大陸近年積極吸收優秀運動員,
我國也成目標之一。2019 年 11 月 4 日,
國臺辦公布《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
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有關體育部分
2
為第 25、26 條, 均明確載明歡迎我方運
動員以「內援身分」參加陸方聯賽與報考
其體育院校等。 朱易是純華裔血統,但中文不佳,賽前備受關注,
但卻因為在賽中失利而慘遭中國大陸網友出征。
(Photo Credit: David W. Carmichael, https://w.wiki/53JL)
〈26 條措施〉公布後,國臺辦發言人
朱鳳蓮進一步表示:「中國國家體育總局
正在著手修訂相關辦法,預計 2020 年初 分,將長期在中國大陸訓練、參賽的運動
可出爐,符合資格的臺灣運動員、教練和 員視為「內援」而非「洋將」,享受與當
裁判等體育從業人員未來可在大陸持證上 地公民同等的「國民待遇」,未來這些人
崗」,並指出臺籍運動員在中國大陸發展 當中若有表現出眾者,則很有可能直接被
現況。 3 陸方納入代表團參加國際比賽。
由此可知,北京當局對我國運動員的 2005 年代表我國奪得世界撞球賽冠軍
吸收,係採漸進式做法,先改變運動員身 的吳珈慶,在 2009 年宣布轉籍新加坡,
2 第25條:歡迎臺灣運動員來大陸參加全國性體育比賽和職業聯賽,積極為臺灣運動員、教練員、專業人員來大陸考察、訓練、參賽、工作、
交流等提供便利條件,為臺灣運動員備戰 2022 年北京冬奧會和杭州亞運會提供協助。第 26 條:臺灣運動員可以內援身分參加大陸足球、
籃球、乒乓球、圍棋等職業聯賽,符合條件的臺灣體育團隊、俱樂部亦可參與大陸相關職業聯賽。大陸單項體育運動協會可向臺灣同胞
授予運動技術等級證書。歡迎臺灣運動員報考大陸體育院校。
3
朱鳳蓮表示,截至 2019 年底,共有 4 位足球員、7 位籃球員、45 位桌球員在大陸參加職業或業餘賽事,並有 3 支桌球隊、3 支圍棋隊、
1 支象棋隊在大陸參加聯賽,另有 39 位臺生就讀於北京體育大學。
No.39 MAY. 2022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