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清流雙月刊 NO.50
P. 31

國際衝突之蝴蝶效應





























                  不少重要國際機構如紅十字會國際委員會、世界貿易組織等總部均設在瑞士,提高瑞士參與國際事務機
                  會,各國也憑藉此特殊性支持此「中立」身分的不變。(Photo Credit: Benoit Prieur, https://w.wiki/92SU; Torbjorn
                  Toby Jorgensen, https://flic.kr/p/2et2e6G)



                                                                            10
            盡的慘劇,可說是瑞士人心中永遠的痛;                                  表達反對。 人民在變與不變之間,做出
            2011 年 2 月,在針對加強管制槍枝的公投                             適當的抉擇。
            案中,瑞士民眾以 56.3% 的比例表達否決。

            前開槍擊案引發對社會安全的顧慮,顯然                                    結語
            未撼動與國防及國家安全息息相關的平民
                                                                     臺灣與瑞士都有位處強權戰略競逐前
            擁槍政策。
                        9
                                                                沿的「共同點」,歷史、地理與族群等因
                 瑞士雖是舉世公認的「永久中立國」,                              素又可能碰觸強權利益,稍一不慎便有池
            但未因此而遺世獨立。相反的,藉由這特                                  魚之殃風險。臺灣雖無法同瑞士一樣擁有

            殊身分,不少重要國際機構如紅十字會國                                  中立國身分,但可活用強權競逐與歷史、
            際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地理、族群等因素,塑造自己成不偏不倚

            Red Cross, ICRC)、世界貿易組織(World                       的「緩衝地帶」;雖或許無法比照瑞士開
            Trade Organization, WTO)等總部均設在                      放民眾擁槍,但或可藉推廣民眾射擊類的

            瑞士;不僅提高瑞士參與國際事務機會,                                  運動,培養「尚武」之風。此外,活用目
            各國也憑藉此特殊性,贊同並支持此「中                                  前已有的全民公投機制,則可加強民眾對

            立」身分的不變。然受國際情勢快速轉變                                  公共事務的關注及參與程度,有助於改善
            的影響,瑞士也在 2002 年全民公投決定加                              不同族群與政治傾向民眾的歧異。相信在

            入聯合國(United Nations, UN);但在加                        全民努力下,憑藉足可倚恃的國防實力及
            入歐盟(European Union, EU)的議題卻                         各國多所肯定的自由民主體制,必可有效

                                                                強化自身實力,進而在詭譎多變的國際情
                                                                勢中,營造出有利態勢。

            9   陳雅惠,《瑞士不簡單》,木馬文化,2019 年 6 月,頁 55。
            10   張維邦,《瑞士史》,三民書局,2006 年 11 月,頁 161。


                                                                                                 No.50 MAR. 2024  29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