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清流雙月刊 NO.51
P. 28

MJIB








































                拉瑪四世蒙庫特(左)與拉瑪五世朱拉隆功                              為鞏固國防與建設曼谷,拉瑪四世蒙庫特於 1851
                (右)對暹羅政治及社會施行現代化改革,成                             年下令興建帕東功甲森運河(Khlong Phadung Krung
                功避免暹羅成為西方國家的殖民地。                                 Kasem),把整個曼谷城的範圍向外擴張了一倍。




            通與政治制度資訊、敦聘顧問與工程師、                                  國,對任一國的讓步同樣須自動賦予其他
            翻譯西書、統合稅收、對各省及藩屬國訂                                  簽約國。蒙庫特除藉以防範任何國家有取
            定治理規則,且鼓勵人民向國王申訴司法                                  得最高優勢的機會,也在英法兩強之間分

            案件;並為鞏固國防與建設曼谷,他下令                                  清比重。

            興建一條 5 公里長的運河,每隔 1.5 公里
                                                                     當時的英國較法國強大,對貿易的興
            設置沿岸砲臺,將此作法擴及到湄南河沿
                                                                趣大過兼併領土;法國來勢洶洶,意圖打
                 2
            岸。 另方面則從改變朝廷禮儀做起,豁免
                                                                破柬埔寨是暹羅藩屬國的格局,強迫柬埔
            外國人四肢趴地匍伏接近國王「尊足」的
                                                                寨由法暹共管,擴大對柬國的影響力。對
            慣例,也要求王子們學習英文,拓展國際
                                                                此,蒙庫特瞭然於胸,他決定給予英國更
            觀,並允許外國人居住、通商及傳教。                        3
                                                                多利基,以爭取英國支持:英國在開採錫
                 但這些作為並不足以抵擋列強的龐大                               礦、原木及航運等方面擁有優勢,赴英留
            勢力影響,必要時仍不免選擇讓步。由於                                  學的暹羅學生也比到其他國家為多,出身

            有英法彼此存在矛盾,反倒給暹羅施展靈                                  英國留學生的暹羅官員亦居多數。                     4

            活外交的空間。當時清末遭逢的最惠國待
                                                                     儘管有英國在暗中指導、協助,暹
            遇、治外法權與關稅控制同樣出現在泰
                                                                羅仍須獨自面對來自法國的威脅。1867

            2   陳鴻瑜,《泰國史》,台灣商務印書館,2014 年,頁 202、205。
            3
               薩德賽,《東南亞史》,麥田文化,2001 年,頁 219。
            4
               薩德賽,《東南亞史》,麥田文化,2001 年,頁 220-222。

         26 清流雙月刊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