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清流雙月刊 NO.51
P. 37
防恐任務
1960 年代興起一波女權運動,專注於批判父權體
制,爭取女性身體自主權,希望在社會及經濟上
獲得平等;圖為美國全國婦女協會於 1979 年為女
權發聲的示威遊行運動。(Photo Credit: the WHITE 男性的焦慮與挫折轉變為敵意的厭女社會結構,建構
HOUSE, photo by Bettye Lane, https://obamawhitehouse. 起男性至上社群,例如:男權運動、男人自行之路、
archives.gov/blog/2015/06/30/day-history-national- 搭訕藝術家、父權團及非自願獨身者。(Photo Credit:
organization-women-was-founded) TechComingSoon, https://w.wiki/9kGa)
當代的西方社會已不再承認男性的 Rights Group)及非自願獨身者(Incel)。
主導角色,致許多男性充滿迷失感、受壓 1989 年 12 月,加拿大發生蒙特婁理工學
迫感及挫折感,若再與女性主義導致男 院(Montreal’s Ecole Polytechnique)槍
性優勢與霸權岌岌可危的男性氣概危機 擊案,不但是有紀錄可查的第一起仇女謀
(crisis of masculinity)相連結,男性的 殺案,也一度是加國史上傷亡最慘重的槍
焦慮與挫折轉變為敵意的厭女社會結構, 擊案。 2
男性氣概質變為「有毒男性氣概」(toxic
masculinity), 進而激進化為仇女情 非自願獨身者運動之成形
1
結(misogynistic complex)的次文化氛
一、線上獨立仇女運動
圍,建構起激進男性圈社群(nanosphere
communities),或稱男性至上社群(male Incel 是 involuntary celibate 的 合 成
supremacy communities),例如:男權運 字,他們是一群自認被女性拒絕而被迫無
動(Man’s Rights Movement)、男人自行 法發展情愛關係的孤獨男性,其中部分屬
之路(Men going Their Own Way)、搭訕 仇女非自願獨身者(misogynist incels),
藝術家(Pick Up Artists)、父權團(Fathers’ 他們心中充滿仇恨與不滿,把自己的不幸
1 美國民權組織反誹謗聯盟(Anti-Defamation Leage)在其 2021 年度的「美國謀殺與激進主義」(Murder & Extremism in the United
States)報告中,三大類右翼激進主義分別為:白人至上主義、反政府激進主義及非自願獨身者或男性圈激進主義(Incel/Manosphere
Extremism),但在 2022 年及 2023 年度報告中,第三類改稱為「有毒男性氣概激進主義」(Toxic Masculinity Extremism),顯示仇女
激進分子仍無普遍的專有名詞。本文仍沿用較常見之 Incels。
2
請參閱拙作〈性騷與仇女恐怖主義〉,《清流雙月刊》,2023 年,第 48 期,頁 50-56。
No.51 MAY. 202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