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清流雙月刊 NO.51
P. 35
無聲滲透
或可借鑒證券市場經驗,處理意見 者,建立針對意見市場詐欺與操縱行為的
市場遭「協同造假行為」影響 監管機制,顯得更為複雜和困難,非直接
套用證券交易法令條文就可以解決。況且,
正因「協同造假行為」對意見市場有
「協同造假行為」偵測、用戶資訊調取及
著嚴重影響,但其行為模式也與證券交易
爭議訊息下架,更涉及各社交平臺業者配
市場中的市場詐欺及操縱行為極為雷同,
合意願,並非如同證券市場有金融監管機
兩者存在許多相似之處,故或可借鑒證券
構配合,甚可主動產出可疑交易報告,因
交易法的經驗,應用於意見市場以處理「協
此在打擊「協同造假行為」和保護言論自
同造假行為」的影響。
由間找尋平衡點,顯得更加困難。
在證券市場與意見市場中,資訊的真
實性和透明度均是順利運作的基礎;詐欺 結論與展望
和操縱行為扭曲證券市場資訊,導致投資
本文期望透過應用證券交易市場的相
者無法根據真實情況作出決策,也會破壞
關理論,為理解和應對當前意見市場中日
投資者對市場的信任;同理,「協同造假
益嚴重的「協同造假行為」提供新的視角。
行為」同樣阻礙意見市場公眾對議題的真
儘管在運作機制和管理框架上存在差異,
實理解,並損害其對資訊來源的信任。在
但兩種市場在維護資訊的真實性和透明
這兩種情況下,公眾信任的喪失,都對市
度、保護公眾信任方面,有著相似的
場的穩定性和有效性造成長
目標,並面臨相同的挑戰。同
期影響。
時,保護資訊的真實性,
然而,由於涉 對於維護意見市場的
及言論自由的保 健全與公共討論的
護,且意見市 品質至關重要,但
場參與者涵蓋 在設計監管策略
個人、媒體、 和機制過程中,
社群平臺業 主政者仍須謹慎
者、政府部 考慮,在保護言論
門等,遠超過 自由與避免過度干
證券市場的參與 預之間,取得平衡。
意見市場參與者眾多,涵蓋個人、媒體、社群平臺業者、政府部門等,因此建立針對意見市場
詐欺與操縱行為的監管機制非常複雜且困難,並非直接套用證券交易法令條文就可以解決。
No.51 MAY. 2024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