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 - 清流雙月刊 NO.46
P. 71
飲膳札記
現今番薯吃法變化多樣,包含傳統烤番薯、番薯拔絲、地瓜球、地瓜酥等。(圖片來源:作者提供;freepik)
等,先爆炒芳香後,才包好蒸熟;手工現 植成本低,可說是 CP 值最高的農產品。更
包現蒸,外皮 Q 彈透亮,帶點厚度與嚼勁, 厲害的是,番薯在地下成長時,隨著塊根
細聞還可聞到淡淡的地瓜香。 逐漸膨大,地底土層也跟著鬆軟了,等於
一邊種植收成,一邊還可改良土壤,可說
那一年我們吃番薯簽的日子 是闢土墾荒的最佳幫手。
那段挖地瓜、撿甘藷、吃蕃薯簽的辛
酸歲月,對於老一輩臺灣人都不陌生,它
又稱為「活命菜」,曾經養活無數臺灣人。
數十年前物質缺乏,窮苦人家幾乎戶戶都
以番薯當主食。將番薯刨成番薯簽,晒乾
後長久貯存,吃時摻入白米煮成番薯粥,
再隨便配些蘿蔔乾之類的鹹菜就算一餐
了。晒乾的番薯簽苦苦澀澀的,而那正是
生活的滋味。
在那移民紛紛渡海來臺的年代,要養
活這麼多的人口,幸虧有番薯。番薯對環
數十年前物質缺乏,窮苦人家幾乎戶戶都以番薯當主
境適應力強,在貧瘠與酸鹼度低的土壤都 食;將番薯刨成番薯簽,晒乾後長久貯存,苦苦澀澀
的番薯簽,正是當時生活的滋味。(圖片來源:開放
能生長,具備耐旱性,粗放栽培亦能頭好 博物館、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中央研究院臺灣
壯壯,不用太費心照顧也能繁殖收成。種 史研究所檔案館,https://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
e21468618da1571a5158056657e1ee94#5424)
No.46 JUL. 2023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