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清流雙月刊 NO.49
P. 45
宇宙戰場
在飛彈部隊的應用
1991 年美國在波斯灣戰爭中,首度使
用飛彈作為精確導引武器進行「外科手術」
式戰爭,獲得的巨大成果震撼國際。
大陸原將飛彈部隊稱為第二炮兵, 據陸媒宣稱,具有匿蹤性能的「殲 -20」戰機配
2016 年國防改革後改稱火箭軍。促使大陸 載北斗三號系統的全天候導航定位支援,擁有更
高的移動能力,並可精準鎖定、打擊地面目標。
催生北斗系統的一項重要原因,即是過去 (Photo Credit: N509FZ, https://w.wiki/8Pw8)
共軍的飛彈命中率偏低。1996 年臺海飛彈
危機期間,美國關閉 GPS,使共軍多枚飛
彈未能命中目標,欠缺自身精確技術的軟
肋曝露無遺。
就飛彈命中率來說,衛星上極其微小
的誤差,即可能使飛彈軌跡發生嚴重偏移,
可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且射程越遠的
飛彈受到的影響越大。在講求精確戰爭的
時代,衛星技術的誤差範圍越小,戰場上
就越能針對細微目標進行「斬首」式攻擊。
北斗三號系統完成後,預料將大幅提
升共軍飛彈追蹤目標能力,不僅能避免過
去與美國發生衝突時面臨被關閉 GPS 訊號
的窘境,同時飛彈在擁有更精準的命中率
後,也能大幅減少飛彈的浪費,從而降低
國防開支。 1991 年美國在波斯灣戰爭中,首度使用飛彈作為
精確導引武器進行「外科手術」式戰爭,獲得的
巨大成果震撼國際;圖為愛國者飛彈系統,其在
戰爭中成功攔截了伊拉克軍隊發射的飛毛腿飛彈。
對共軍「反介入」能力的提升
作為軍事術語,「反介入/區域拒絕」 共軍透過衛星技術及反衛星技術,可
(anti-access/area denial, A2/AD)係由美 延緩美軍介入臺海:就前者而言,北斗系
國戰略學界率先提出。1996 年臺海飛彈危 統透過賦予飛彈更精準的打擊能力,可對
機期間,美國派出兩艘航母巡弋臺海,讓 美國在關島的海軍基地、航母等大型海上
共軍文攻武嚇的效力大打折扣,也迫使共 目標發動攻擊,藉以推遲美軍抵達的時間;
軍開始思考如何反制美國介入臺海。 就後者而言,則是對衛星訊號進行干擾、
No.49 JAN. 2024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