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清流雙月刊 NO.51
P. 69
飲膳札記
屏東歸來是臺灣「牛蒡的原鄉」,該地區特有的「紅土沙」土質鬆軟、排水性良好,在此生長的
牛蒡質地鮮嫩,營養成分豐富多樣。
由於牛蒡性喜溫涼,對土壤要求嚴格,需
要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日本政府派了一
名農業博士來臺灣勘察,看有無適合種植
牛蒡的地點,經日本農業專家勘查結果,
竟意外發現歸來地區的土質為特有粘板岩
老沖積土,即當地俗稱的「紅土沙」土質,
主要以老下淡水溪(今高屏溪)、東港溪
和林邊溪之沖積物沉積而成,其母質以粘
板岩風化物為主,土質較為鬆軟,且排水
性良好,從而雀屏中選,自此開啟臺灣種 日本人將品系最佳的「柳川」品種牛蒡引進屏
植牛蒡的歷史。 東歸來栽培。
日本人將品系最佳的「柳川」品種牛
古籍與現代醫學中的珍品
蒡從日本引進屏東歸來栽培,在這樣環境
成長的牛蒡品質,不僅質地鮮嫩,其營養 牛蒡(Burdock root,日文:ごぼう)
和機能性成分亦多樣豐富,長期以來,外 屬於寒性的食物,為菊科牛蒡屬草本植物,
銷深受肯定,因此,牛蒡成為歸來地區特 原產於歐洲、西伯利亞,之後才傳入亞洲,
有農產品,亦使歸來地區成為臺灣「牛蒡 有吳帽、大力子、便牽牛、蒡翁菜、蝙蝠剌
的原鄉」。 等多種別名,在古時還有另一個別名,稱作
No.51 MAY. 2024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