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清流雙月刊 NO.33
P. 45
MJIB 後疫情時代的經濟振興
我國可以考慮在制度設計上進行改 年長者或患者提供需求程度的最大滿足,
革,除了薪資、安全防護設備的提供外, 跳脫過往制式僵化的契約型照護。
也要從社會價值觀上去調整,讓這些照護
人員獲得尊重。本文認為可以納入「人類 復甦僅為手段,安全才是目的
安全」(human security)或是「以人為本」
(people-centric care)的思考來落實疫情 COVID-19 應可視為史無前例之全球
後的居家照護,而不是冷處理或漠視這個 公衛劫難,它的跨境擴散不只是流行病學
議題。荷蘭在這方面的實踐有很多值得臺 的問題,也同時是社會、經濟與安全的問
灣借鑒。以著名的 Buurtzorg 模式為例, 題。某程度上,或可將疫情類比為一面照
它將鄰里協作與居家照顧結合在一塊兒, 妖鏡,它凸顯出各國(包括臺灣)一些既
並從計時制轉向結果制,讓每個鄰里的居 有制度的缺失或疏漏,而回應疫情最好的 疫情後的經濟復甦,需政府積極引導民間開發、投資新的市場或商機,提升國民工作能力的專業度,保障勞動
市場的福利水平,降低對高碳排能源的依賴,重視畜牧業對環境的污染,讓臺灣維持長期的經濟安全,而非只
家照護小組自己決定用什麼方式為負責的 方式是集體合作,人民與政府、國家與國 是表層的近利。
家共同團結在一起。防疫政策或是疫情後 設之上,聚焦在提升國民工作能力的專業
的經濟復甦措施如果沒有辦法將政府、業 度、勞動市場的福利保障水平,以及其他
界、民間的力量整合在一塊,復甦的成果 過去忽略之地方,像是對於高碳排能源的
將有所受限。事實上,本文認為疫情後的 依賴,或是畜牧業對環境造成的汙染等等;
經濟復甦僅是人類社會求取安全的手段, 整體社會的價值觀及人民的消費型態亦需
而非目的本身。振興經濟的計畫要能預見 有所調整。我們需要建立這樣的視野,讓
長遠未來,而非僅專注短期 GDP 或相關指 疫情之後的復甦措施裨益於臺灣長期的經
數的提升。 濟安全,而非只是一些表層的近利。
臺灣需要政府積極引導民間開發出新 人和自然本應和諧共處,而非前者藉
的市場或商機,然後撥款刺激這些新市場 由剝削後者來滿足物質上的慾望;往昔那
或商機的相關投資,讓有工作能力和意願 種大量使用資源來圖利人類恣意消費的時
的人不再失業或沒有固定工作。此外,宜 代應該讓它盡快跟著疫情一起消逝。
將社會基礎建設的重要性置於實體基礎建
居家照護制度的改革 ,可納入 「以人為本」的思考策略 ,如荷蘭 Buurtzorg 模 式,
居家照護制度的改革,可納入「以人為本」的思考策略,如荷蘭 Buurtzorg 模式,
結合鄰里協作與居家照顧
結合鄰里協作與居家照顧,從計時制轉向結果制,跳脫過往制式僵化的契約型照
,跳脫過往制式僵化的契約型照
,從計時制轉向結果制
Photo C
護。(Photo Credit: Enlivening Edge, https://www.enliveningedge.org/organizations/buurtzorg-uk-
redit: Enlivening Edge, https://w
.enliveningedge.org/organizations/buurtzorg-uk-
ww
護。(
ireland-transforming-national-health-service-resources-scarce-part-1-shifting-mindsets )
ireland-transforming-national-health-service-resources-scarce-part-1-shifting-mindsets)
42 清流雙月刊 No.33 MAY. 2021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