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清流雙月刊 NO.37
P. 79

餐桌上的臺灣旅行






























                                                                                  粄的作法是先將米泡水後,加水研磨
                                                                                  成米漿,再壓榨去掉水分後,得到
                                                                                  塊狀米漿。(圖片來源:屏東縣政
                                                                                  府,https://www.pthg.gov.tw/planhab/cp.a
                                                                                  spx?n=C40553AE33C401A8&s=10926378
                                                                                  5C238767)





            珍惜,因此,總能想出將食材美味保存、                                  煮、炸等方式,再佐以鹹甜口味,或入餡
            以及與其他食材巧妙搭配之聰慧作法,除                                  而製成。當「粄」流經各地不同民族,融

            反映客家人勤儉本性外,亦衍生出不少極                                  入各地飲食精華後,烹飪手法更加創新,
            美味又兼具傳統文化色彩的「客家米食」。                                 不但變化出更多口味,也記錄著客家族群

                                                                的離鄉遷徙足跡。

               豐富多元的客家米食文化
                                                                     客家的米食文化,建立在客家人向來

                 對於客家人來說,稻米除了日常食用                               慎終追遠、不忘本及重視家族源流與宗親
            或製作甜鹹米糕外,也經常利用其物性,                                  情誼的態度上,並世代相傳。因此,每當

            製作出較易飽且耐久藏之食品,例如:米                                  歲末節慶,庄內集結老小興高采烈地舂米、
            粉、米篩目、發粄、艾粄、九層粄及粢粑                                  打粄(做粿),以及家家戶戶不時飄出的

            等,都是能充分展現出客家人文化特色之                                  蒸粄香氣,都是客家人甜蜜蜜的年節幸福
            米食製品。                                               回憶。


                 客家的米製「粄」類食品,等同於閩
                                                                  發粄(發糕、發粿)
            南人的「粿」,作法是先將稻米泡水後,
            加水研磨成米漿,再壓榨去掉水分後,得                                       客家人過年打粄,最重要的就是甜粄
            到塊狀米漿(稱為粄粹),以蒸、攪、烤、                                 和發粄。發粄象徵「發財」,蒸熟後即可









                                                                                                  No.37 JAN. 2022  77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