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清流雙月刊 NO.37
P. 86

MJIB












































                      烏魚子製作完全依賴手工,過程極為繁瑣;圖為烏魚子鹽漬後放於木板中壓製成型,以及一天需翻動數次
                      的曝晒作業畫面。




            岸,導致臺灣野生烏魚捕獲量已微乎其微。                                      烏魚子製作完全依賴手工,要歷經:
            幸好,臺灣的水產養殖技術成熟,養殖烏魚                                 採卵巢 → 清洗 → 去血 → 綁線 → 鹽漬

            已成為漁民生產烏魚子的主要方式。                                    → 脫鹽 → 重壓 → 乾燥 → 修補 → 成品
                                                                → 包裝 等步驟,其中尤以乾燥過程最為

               臺灣烏魚子製作技術,臻於完美                                   繁瑣。每天太陽升起,就搬烏魚子到陽光
                                                                下曝晒,一天內翻動 4 ∼ 6 次,以確保烏
                 相傳日治時期,日人自長崎縣聘請烏
                                                                魚子兩面乾燥均勻。晚上後再搬進室內,
            魚子製造專家,來臺傳授與提升技術  ,並
                                                    2
                                                                以電風扇或送進冷藏室裡陰乾。乾燥過程
            在高雄、彰化鹿港兩地,設立烏魚子製造
                                                                需每天將烏魚子、木板與水泥磚搬進搬出,
            工廠,從事烏魚子加工製造。烏魚養殖技
                                                                持續一星期,過程極為辛苦。乾燥烏魚子
            術在光復後有突破性的進展,且經過臺灣
                                                                時千萬不能淋雨,冬季低溫、陽光不會過
            業者長期努力研究,烏魚子的加工技術,
                                                                熱,加以海風吹拂的氣候,就是成就完美
            已經「青出於藍」地遠勝於日本。
                                                                烏魚子的關鍵。









            2
               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9270。

         84 清流雙月刊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